邮编:457506
电话:0393-8503200
地址:河南省范县新区迎宾大道路西
发布者:admin
发布时间:2020-12-29
浏览量:5552
朱德同志的家风,既继承了前辈传统的家风,也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推陈出新,赋予了家风新的内涵。
一、修身齐家
朱德出生、成长在一个大家庭中。十几口人共同生活,长幼、叔伯、妯娌都能和睦相处。和谐共生,是这个大家庭最显著的特点。朱德受益于此,并修身齐家,努力将之延续下来。
对于祖辈,朱德极其尊敬,深切缅怀。祖母“事无巨细,皆躬自纪理无遗绪”“内治殊谨严,令子侄皆以力事事”的治家之道深深地影响了朱德。1918年6月,祖母90寿诞,军务缠身的朱德不能回乡拜寿,便邀泸州各界人士赠诗文以庆祝。12月,祖母去世,朱德将吊唁的诗文及之前祝寿之文汇编成《朱母潘太夫人荣哀录》,记录并传承祖母之遗风。
对于父辈,朱德始终挂念,竭力尽孝。1919年秋,朱德将全家二十几口人接至泸州生活居住。1937年,被迫与家人失联10年的朱德急切地打听两位母亲(生母与养母)的情况,并望以前的妻子陈玉珍“将南溪书籍全卖及产业卖去一部,接济两母千元以内,至少四百元以上的款,以终余年”。之后,他又给同乡好友戴与龄写信,“以好友关系向你募二百元中币速寄家中”。1944年2月,生母去世,朱德撰文《回忆我的母亲》,将对母亲的思念、感恩和不舍描写得淋漓尽致。
对于后辈,朱德更是关怀备至,一视同仁。在1937年9月5日的家信中,他问道:“理书(朱德二哥之子)、尚书(朱德大哥之子)、宝书(朱德之子朱琦)等在何处?”在9月27日的信中,他进一步问到他们现在还生存否,做什么事,在何处。在11月6日的信中,他说“十年来的家中破产、凋零、死亡、流亡、旱灾、兵灾,实不成样子”。朱德的关心、希望、伤感与痛苦跃然纸上。新中国成立后,为照顾这些子侄辈,朱德让兄弟姐妹各家送一个孩子来北京上学,以尽长辈之责。
二、正道而行
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,朱德实现了从小我到大我的转变,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、民族的命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,始终正道而行。这一思想来源于家庭,同时也把它作为好的家风往下传承。
1895年除夕,朱家被迫退佃搬家。“我们一家人哭泣着连夜分散。从此我家被迫分两处住下。”家的破裂,让朱德对于美满的家庭生活更加向往,同时“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,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”。从此,朱德的家庭观即从小家庭扩大至大家庭,进而逐渐延伸至整个社会。正如朱德在《回忆我的母亲》一文中所写:“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?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,尽忠于我们民族和人民的希望——中国共产党,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。”
朱德也是这样要求后辈的。战争年代,朱德表示“那些望升官发财之人决不宜来我处”“除了能作战报国的人外均不宜来”。建设时期,他更加注意对于后辈的约束和培养。他对孩子们说:要尽到我们的责任,把你们培养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!1974年,儿子朱琦去世后,有关部门把朱德的一个孙子从外地调回北京,以便照顾他。朱德知道后,极不高兴。他提出要把孩子调到基层连队去,并严肃地说:“我不要孝子贤孙,要的是革命事业的接班人。”
三、规矩意识
作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,朱德“历来听党安排,派什么做什么,祈无顾虑”。而作为家长,朱德却对后辈有着严格的要求。
他要求孩子们不要有特殊思想。朱德跟家人约法三章:不准搭乘他使用的小汽车;不准亲友相求;不准讲究吃、穿、住、玩。他常说:粗茶淡饭,吃饱就行了;衣服干干净净,穿暖就行了。不然就不能到工农中去了。干部子女往往自以为比别人优越,这是十分要不得的。
他要求孩子们要自力更生,艰苦奋斗。朱德一直强调,生活上你们要自力更生,不要依靠我,也不要靠我去当官,一定要靠自己的才能和实干为国家作出贡献。“要接班,不要接官,接班就是接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本领。”儿子朱琦曾在战斗中负伤,转业时朱德叮嘱他:转业到哪里,安排什么工作,要完全听从组织分配;无论做什么,都是革命的需要,都要干好,务求上进。朱琦后来分配到石家庄铁路机务段,从当练习生干起,再当司炉,而后才当上司机。女儿朱敏一直从事着普通的教师工作。朱德要求她搬到学校住,不要老回家,要好好工作,和群众打成一片。
他要求孩子们守规矩,讲纪律。他在家中既不讲党内和工作上的事情,也从不夸耀自己的过去。孩子们回忆说,“他老人家的保密观念极强,有些密级很高的事情他连与他一起战斗一生的奶奶都不讲。很多事情我们也是从解密的资料中了解到的”。他更要求孩子们弄清公私之分。他常说:“我是无产阶级的一员。我的东西都是公家的,我死后一律上缴,只有我读过的马列和毛主席著作,你们可以拿去学习。”“我只有两万元存款,我死后把它交给组织,做我的党费。”
四、勤俭持家
勤俭持家,是朱家的美德。朱德年幼时,家境十分艰难。但“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,也勉强过得下去”。这种“聪明能干”,就是精打细算、勤俭节约。1944年,朱德在回忆母亲时还深情地说道,“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,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,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”,是母亲“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”“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”。受此影响,朱德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。战争年代,他是普通一兵,是忠厚随和的伙夫头,是朴素浑如田舍翁的老农民。和平时期,他虽然身居高位,但依然克勤克俭,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。
同样,朱德也把这一良好的作风传承了下来。他一直要求孩子们艰苦朴素,勤俭节约。他严格控制家庭日常开销,每月的伙食费、水电费、书报费、衣物费、杂支等项目非常细致清楚,孩子们就连添置必要的衣服和用具都要征得同意,并一一记账。朱德还要亲自检查这些开支。在他的要求下,孩子们的生活也极其简朴。衣服总是大孩子穿了后再留给小的穿,破了缝缝补补继续穿;鞋子通常是从军队后勤部门买来的战士上缴的旧鞋。而每当孩子们回到家中,朱德都要他们接替服务人员的工作,还经常带孩子们到地里劳动,学习刨地、下种、施肥和管理。他说:“你们是劳动人民的子弟,不热爱劳动,不艰苦奋斗,怎么能够为人民服务呢?”1963年12月26日,朱德还给儿子儿媳题词:“勤俭建国,勤俭持家,勤俭办一切事业。”
五、好好学习
学习,是影响朱德一辈子的事情。为“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‘支撑门户’”,朱家节衣缩食送朱德走上了学习的道路,从而改变了他的命运。学习,也是朱德一辈子最为关注的事情。他常用“革命到老,学习到老,改造到老”鞭策自己,并且强调“不学习就会落后,就不能跟社会一道前进”。
他循循善诱地教育子女努力学习。新中国成立前后,女儿朱敏还在苏联学习,每次回国朱德总要问她是不是学习了毛主席著作。由于朱敏从小生活在国外,中文水平较差,朱德就戴上老花镜,让朱敏坐在他身边,教她一字一句地读。他一边读,一边讲解,每讲完一段就问她懂了没有。如发现她哪些地方还未理解,就一遍又一遍地重新讲解,直到她真正弄懂为止。朱敏结婚时,朱德送给她的礼物也是刚刚出版的《毛泽东选集》。
他亲自教导孩子掌握学习的方法。当孙辈逐渐长大时,朱德开始教他们读毛泽东的书。他不但给孩子们划出学习的篇目,提出思考的问题,而且还指导孩子们写读书笔记。有时,他还检查孩子们写的笔记,哪个孩子没有写,他就严肃地批评说:“不写,一是怕写不好,丢面子;二是怕艰苦,贪玩。”
他还组织家庭集体学习,将每次的家庭聚会变成了学习日。朱德对孩子们说:“你们平时都有革命工作,凑到一起很不容易,要利用这个机会交流学习体会。”只要他在家,都是他亲自主持学习,从不间断。他还经常让孙辈围坐在他面前,让他们轮流领读毛泽东著作,并让孩子们讲书里的意思,谈自己的体会。